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三大自然未解之谜二 (第1/2页)
“这个通古斯大爆炸,作为自然界三个不解之谜之一的通古斯大爆炸。”
“发生在110年的苏联,在现今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上空的爆炸事件。”
“这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000万~1500万吨TNT炸药。”
“是30多年后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的1000倍。”
由于时间发生的比较近,所以记录的比较详细,很多人都有相关的研究和假说。
不过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能够完全解释整个通古斯爆炸的学说。
这也是年代最近的一个未解之谜,通古斯大爆炸。
“这个通古斯大爆炸,可是很多人都在研究,想要解决其中未知的真相。”
“这里面就有着详细的记录。”
叶欢手上什么都没有,又是开始就这样的背了出来。
如同背了稿子一样,嘴里就这样流畅的说漏了出来。
这些东西,现在都存储在了叶欢的脑海里面,人类的大脑比我们想象中要厉害。
“7点43分,爆炸声响起。一个燃烧着的怪物,拖着长长的烟火尾巴,从南到北划过天空,消失在地平线外,地平线上升起一团巨大的火焰。”
“1分多钟后,人们又听到了那似乎来自远方的清晰的轰鸣声,大地开始颤动。”
“然后,人们感到了3次强烈的爆炸。爆炸后的几天里,通古斯地区方圆9000英里的天空,被一种阴森的橘黄色笼罩。大片地区连续出现了白夜现象。”
这是当年文档的记录,根据当地人的描述记录下来的。
要知道那时候是1908年6月30日,苏联还没有解体。
第一颗的原子弹也是1945年才发明出来,当时认为那样的爆炸和轰击,只有陨石能够造成。
人们根本就没有核弹的概念,更不用说是知道核弹爆炸以后的场景。
奇怪的情况是,苏联在当地始终没有找到陨星坠落的深坑。
也没有找到陨石,只发现了几十个平底浅坑。
同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如爆炸中心的树木并未全部倒下,只是树叶被烧焦。
爆炸地区的树木生长速度加快
年轮宽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
爆炸地区的驯鹿都得了一种奇怪的皮肤病枣癞皮病。
冲击波将附近650公里内的窗户玻璃震碎,并且观察到了蘑菇云的现象。
这个爆炸被横跨欧亚大陆的地震监测点所记录,其所造成的气压不稳定甚至由在当时英格兰被著名科学家发明的气压自动记录仪所侦测。
在事发后数天内,亚洲与欧洲的夜空呈现出暗红色。
在米国的史密松天体物理台和威尔逊山天文台也观察到大气的透明度至少数个月有降低。
这样的一个爆炸,当时可是轰动了全世界,这样的威力是前所未见的。
就算是后来米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都不如这这一次威力的千分之一。
“直到前苏联物理学家卡萨耶夫访问曰本,在1945年12月的时候,他到达广岛。”
“这里在四个月前被米国在这里投下了原子弹。”
“这个物理学家看着广岛的废墟,卡萨耶夫顿然想起了通古斯所发生的大爆炸,两者显然有着众多的相似。”
“这时候人们才开始猜测,通古斯的大爆炸到底是不是因为原子弹。”
“原因是通古斯大爆炸后的场景实在是太像核爆炸了。”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辐射烧伤造成的,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特别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树林立、枝干烧焦的照片,看上去与广岛上的情形十分相似。”
“通古斯地区驯鹿所得的癞皮病与米国1945年在新墨西哥进行核测验后当地牛群因受到辐射引起的皮肤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区树木生长加快,植物和昆虫出现遗传性变异等情况,也与米国在太平洋岛屿进行核试验后的情况相同。”
又是一起核爆炸,不过这一次可是接近现代了。
不过奇怪的是,也是在原子弹发明之前就发生了的。
如果不是后来发现广岛的场景和通古斯大爆炸的场景非常的相像。
人们也不会怀疑这个通古斯大爆炸和核爆炸有关。
弹幕的人都在好奇,按照他们现在的理解。
核爆炸,那可是只有在1945年的时候才有的。
竟然在这之前,就有了核爆炸,还不是一个,一个在四千六百多年,另一个是比最早的原子弹早了四十年。
不管是哪一个,都不是人们所能够理解的。
一些研究过通古斯大爆炸的科学家都知道相关的数据。
“这个在业界有很多的猜想,我也曾经研究过。”
“没错,这在现在的业界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不过很多的科学家都支持陨石气化学说。”
那是说有一块的小陨石,在降落到通古斯上空的时候就消耗殆尽了,然后在上空气化爆炸。
所以才没有留下陨石坑和陨石碎片,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气化不见了。
这个是现在最为流行的一个说法,也是最为让人普遍接受的。
不过这个说法也是有着非常大的缺陷,很多东西都不能够说明。
所以至今为止,通古斯大爆炸算是20世纪最大的一个谜团,不知道多少认为了研究他,而且去到通古斯研究。
企图找到通古斯大爆炸的真相。
也有人说,是当时前苏联秘密研究的武器,那可是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000万倍。
这个假说当然是不成立,如果前苏联拥有那么强力的武器,早就应该使用了,从而不会导致后面的解体。
只要站出来说明,这个是他们研究的武器即可,但是没有国家这样站出来承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